世界杯赔率_男乒世界杯决赛 - fjpftz.com

HOME> 世界杯冠军奖杯> 烧酒之祖:阿剌吉酒或发端于女真

烧酒之祖:阿剌吉酒或发端于女真

2025-10-28 05:46:58

今天的白酒,古代谓之烧酒、火酒,本名“阿剌吉酒”,该词是女真语,今满语有对音“arki”即烧酒之意。且《本草》记之“气味:辛、甘,大热,有大毒”可见古人对烧酒的认知很深刻,多饮无益的原因是有毒性。

关于“阿剌吉”最早记载于元代忽思慧所撰《饮膳正要》卷三之米谷品,“阿剌吉酒:味甘辣,大热,有大毒。主消冷坚积,去寒气。用好酒蒸熬,取露成阿剌吉。”明代李时珍《本草纲目》“烧酒非古法也。自元时始创其法,用浓酒和糟入甑,蒸令气上,用器承取滴露。凡酸坏之酒,皆可蒸烧。近时惟以糯米或粳米或黍或秫或大麦蒸熟,和曲酿瓮中,七日甑蒸取,其清如水,味极浓烈,盖酒露也。”

元代有诗歌名《阿剌吉》:“阿剌吉,酒之英,清如井泉花,白于寒露浆。一酌咙胡生刺芒。再酌肝肾犹沃汤。三酌颠倒相扶将。身如瓠壶水中央。天地日月为奔忙。经宿不解大苍黄。阿剌吉,何可当。”明代也有诗歌云“独木凉亭锡宴时,年年巡幸孟秋归。红妆小伎频催酌,醉倒胡儿阿剌吉。”可见烧酒乃是北方民族所创制和喜爱之物。

《金史》中“朝享仪”的记载,“斝彝、黄彝实以郁鬯,牺尊、象尊、著尊实以玄酒外,皆实以酒(用香药酒)”金代女真人的礼仪中已经用到了“玄酒(不是明水,盖即清酒)外”的“酒”即香药酒,盖即药制烧酒。可知区别于玄酒(清酒)的烧酒(香药酒、香酒)金代工艺已有之,或为女真人所创制,故名之“阿剌吉”。此与《本草》“暹逻(古泰国)酒以烧酒,复烧二次,入珍宝异香……能饮三、四杯即醉,价值数倍也”药香酒盖一样。《大金国志》有记载女真人“嗜酒好杀,酿米为酒,醉则缚之,後其醒,不尔杀人”。一则酒能乱智,二则酒能麻痹,盖不是一般的清酒,或即烧酒“阿剌吉”。《金史》记载的因酒杀人的事件非常多,有皇帝杀大臣的,也有爷爷杀孙子的。如“(熙宗)上醉酒,杀户部尚书宗礼”、“亲卫军王咬儿酗酒杀其孙”。此外又有如“命戍边女直人遇祭祀、婚嫁、节辰许自造酒”,可知金代女真人造酒技术应已普及,虽有禁止,但亦盛行。

展开全文

烧酒的发明,盖因为清酒会酸,不宜储存,加之北方寒冷需要温酒而饮,故在温酒中发明了烧酒工艺。烧酒一词,在唐诗中有之。如白居易《荔枝楼对酒》“荔枝新熟鸡冠色,烧酒初开琥珀香。欲摘一枝倾一醆,西楼无客共谁尝。”雍陶的《到蜀后记途中经历》“自到成都烧酒熟,不思身更入长安”。皮日休的《襄阳闲居与友生夜会》“旧丝再上琴调晚,坏叶重烧酒暖迟。”结合语境都有“温酒”之意,未必是实际意义上的“烧酒”,盖温酒而饮的风俗已然形成,烧酒的需求初见端倪。

到了宋代有陆游的《客思》“杯觞艳艳红烧酒,风露盈盈紫笑花”、贺铸的“一樽烧酒美,应对阿戎斟”、张公庠的“烧酒初尝人乐饮,绿槐阴下倒银瓶”、欧阳修的“斫冰烧酒赤,冻脍缕霜红”、张耒的“孟夏饮烧酒,穷居莫致之”、“期归酌烧酒,及此未炎燠”、“喜倾烧酒酽,更御暑衣轻”、赵蕃的“然薪旋烧酒,借笔追索诗”、郑獬的“烧酒紫烟沸,割炙白膏鲜”,由这些诗句可以了解到宋代的“烧酒”一词有温酒之意,也有专属“烧酒”之名,多在暑期饮用,且酒色应该是“赤”色的,或许即是一种“药酒”,有一说是“用取醴酒煮成红色的方法制成的红酒”,不是蒸馏工艺,不是实际意义上的烧酒。《本草》记载“北人四时饮之,南人止暑月饮之。”与宋代诗歌相符,或宋代已经有烧酒出世。

《契丹国志》“九月九日,国主打团斗射虎,少者输重九一筵席。射罢,于地高处卓帐,与番汉臣登高,饮菊花酒。出兔肝切生,以鹿舌酱拌食之。北呼此节为「必里迟离」,汉人译云「九月九日也」。又以茱萸研酒,洒门户间辟恶。亦有入盐少许而饮之者。又云男摘二九粒,女一九粒,以酒咽者,大能辟恶。”可知宋辽之际,菊花酒、茱萸酒等引药入酒之俗有之,盖对后世的多种原料酿酒工艺有所启发,对烧酒的产生亦应有所影响。

《清史稿》:“若烧酒则用高粱,佐以豆皮、黍壳、谷糠,麴以大麦为之,本非朝夕所食,而豆皮、黍壳、谷糠之属,原属弃物,杂而成酒,可以得价,其糟可饲六畜。化无用为有用,非作无益害有益也。”可知后世的烧酒乃“杂而成酒”。

元代张昱的《塞上谣》有“燕姬二八面如花,留宿不问东西家。醉来拍手趁人舞,口中合唱阿剌剌”其中“阿剌剌”盖即劝酒之词,与清代《满洲祭神祭天典礼》的萨满祭祀所用“鄂罗罗”似是一词,盖延续女真时代的劝酒之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最新发表
友情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