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两段记载来看,“守宫砂”大概的做法就是:用朱砂喂养壁虎,待壁虎全身变赤后,喂其吃满七斤朱砂后,然后将壁虎捣烂并千捣万杵,之后取出将其点在处女的手臂上,这样颜色就不会消褪,只有在发生房事后,颜色才会变淡,乃至最后消褪。
因此据说在古代很多大户人家,在女婴一出世就会在右臂上用守宫砂标印出一种红色的标记,而这个印记将伴随着女婴长大成人,在未婚之前,这种标记会一直存在,不会褪色,而一旦该女子与男子交合,这种标记便会褪去。如此,当时成婚前,男方都会查看其守宫砂是否存在,如果不在则会视为不贞女子,如此男方就会退婚。
不过在现实中“守宫砂”却是没有检验女子贞节的作用的,可以说是毫无根据,唐药学家苏敬就曾说:“守宫又名蝎虎,以其常在屋壁,故名守宫,亦名壁宫。饲朱点妇人,谬说也”,他就直白地说道用守宫砂来验证女子的清白,这完全就是无稽之谈。事实上也的确如此,“守宫砂”这种东西从未出现在正史中,多数都是来源于《博物志》这种神话志怪小说,也就是说是完全没有根据的。
当然“守宫砂”却是没有这种验证女子是否清白的作用,但并不是说它不存在。实际上,“守宫砂”的确是存在于古代的某些时期,但它的作用更多的是“震慑”,它虽不存在验证的功能,但却是能让女子在潜意识里,产生敬畏廉耻之心,令多数未和男人有过房事的女子有一个思想警示,从而不敢胡乱越过道德的底线。
当然以上只是我们现代人对此的理解,但在古代那个科学还不发达,人们多数愚昧无知的年代,他们对此是深信不疑,为此也曾弄出了不少因女子守宫砂消失而枉丢性命的冤案。
传说在北宋年间,四川万县就发生了一起这样的冤假错案。在四川万县有个叫林宓的土财主,因祖上经营有道,所以到他这代已是家财万贯,这有钱了,自然也就开始享受,妻妾自然是少不了的,这不没过多久就有了五位如花似玉的侍妾,其中第五位侍妾更是出身名门,她名叫何芳子,才18岁,其父是后蜀政权兰台令史何宣。当年北宋灭后蜀后,其父誓死不降,如此就被宋军杀死,因此家道中落的何芳子不得已只能是委身于林宓。
当时林宓受北宋皇帝征召,要入朝听候任用,因林宓害怕自己在前往汴京期间,家中那如花似玉的宠妾会与他人苟合,于是就从江湖郎中手中卖的一些守宫砂,将其涂抹在五位宠妾的手臂上。随后,在林宓前往汴京时,家中除何芳子外,其余四位宠妾是精心呵护着这守宫砂,是既不敢洗澡,也不敢触碰,生怕它会消失,可唯独何芳子她不在乎,那是日子照过,澡照洗,丝毫不管这守宫砂在不在。
而我们都知道守宫砂本就是如同颜料般,你澡洗多了,自然就会消失得,如此没过多久,何芳子手臂上的守宫砂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半年以后,林宓已经奉派在汴京任职,于是派人前往蜀地把一妻五妾一同接来京城。
当天夜晚,林宓就迫不及待地在灯下一一检视妻妾们的守宫砂。而在看到何芳子时,林宓突然大发雷霆,给了她两个耳光,因为他发现涂抹在她手臂上的守宫砂消失了,而后林宓问她到底怎么回事,而何芳子本就没有偷了,又有什么可说的呢?但林宓却不相信,为了让她说出他想要的那个所谓的真相,他用鞭子狠狠抽打着她。
而后,何芳子为了证明自己的清白,在那个夜晚留下一封遗书后就上吊自杀了,以死明志。
早上林宓发现何芳子已死,他想都没想就直接将她草草地掩埋,而对于那份遗书却是看都没看。但是要知道这可是天子脚下,平白无故的死了一个人,朝廷肯定是会追究的,第二天开封府就派人来查察此事,接着就提审林宓,林宓见无法隐瞒,就一五一十的将事情的经过原原本本的讲出来。
随后负责审理此案的官员自然是不信这样的事情的,他就叫来三名妇人,然后在她们的手臂上都涂了守宫砂,之后又让人把一条活壁虎放在其中一人的手臂上,随后那壁虎瞬间就把那守宫砂舔得干干净净,守宫砂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如此,最终此案真相大白。
总得说“守宫砂”完全就是一种毫无根据的做法,属于无稽之谈,它的存在只会让那些无辜的女子背负上无理由的不贞之名,乃至是枉送性命,根本就是对于古代女子的一种毫无理由的摧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