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雪球App,作者: 华夏ETF,(https://xueqiu.com/3951090421/304589530)
9月13日,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表决通过了关于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决定并对外发布,其中提到:
从2025年1月1日起,我国将用15年时间,逐步将男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60周岁延迟到63周岁,将女职工的法定退休年龄从原50周岁、55周岁,分别延迟到55周岁、58周岁。
我国为什么要施行“延迟退休”?有什么必要性?会有哪些影响?全球其他国家是怎么施行的?
我们参考华泰证券的研报,先通过两组数据来了解:
1、平均寿命VS退休年龄
截至2021年,中国居民平均寿命已提升至78.2岁,高于美国、越南等国家。
我国职工法定退休年龄于20世纪50年代制定,男性60岁、女干部55岁、女职工50岁后,已超过70年未调整。随着预期寿命提升、退休年龄的调整有所滞后。
对比国际很多国家,法国、德国、越南等,在过去5年间选择延长退休年龄,通常采用每年推迟2-3个月的方式渐进式延迟退休年龄,并引入“弹性退休”相对应的激励机制,允许个人根据自身的情况选择提前或延后退休。
2、劳动力参与率VS人口抚养比
近年来,我国新生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与此同时,劳动参与率在逐年下降,而迈入退休年龄的人口数量将在未来5年迎来高峰,抚养比从2011年的37.3%逐渐上升到44.9%。
在退休年龄不变的情况下,平均工作年限缩短导致人力资源浪费、人力资本利用率降低,特别是在高校、医院、科研机构等较高人力资本积累的行业。
若不考虑财政补贴,在维持现有养老金替代率、不改变现有退休年龄的假设下,基础养老金的收支缺口将会有所扩大。
综上,施行延迟退休的意义在于:
1)延迟退休有助于增厚人力资本、加快培育人口质量红利、有助于在中长期提振经济增长。
2)延迟退休可以改善我国的劳动人口结构,让有经验的大龄劳动力不受退休年龄的限制,增厚全社会的人力资本。
3)延迟退休可以改善人口抚养比、减轻社保压力,缓解养老保险资金平衡压力。
从国际经验来看,各国延迟法定退休年龄的方式各异,通常通过渐进式调整政策实现,引入“弹性退休”相对应的激励机制,在缓解经济压力、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同时给予公民和劳动市场足够的适应时间。比如:
1) 美国:多数美国老人在达到正常退休年龄之前就已开始领取养老金,但提前退休的人占比近年来快速下降。
2022年新领取养老金的341万美国老人中,62岁开始领取养老金的仅占24%,63至65岁领取养老金的占33%,66岁领取养老金的占35%,67岁以上领取养老金的占17%。然而十余年前美国62岁开始领养老金的占比超过一半,19年62岁开始领养老金的占33%。
2) 日本:亦对延迟或提前退休采取奖惩措施,同时允许边工作边领取养老金。
一方面,引入弹性退休制度的非对称奖惩机制,如果劳动者在法定的正常退休年龄(65岁)之前的60~64岁之间退休,则每提前一年养老金将减少6%,如果劳动者在65岁以后退休,则每推迟一年养老金将增加8.4%。
另一方面,延迟退休政策的推进通常也伴随着与之匹配的养老金制度改革。为了保证延迟退休劳动者的收入,日本创设过渡性的在职年金制度,允许60~65岁劳动者边工作边领取养老金。2006年日本又进一步将边工作边领养老金范围扩大到65岁以上的就业者,2007年进一步扩大到70岁以上。
3) 法国、德国、瑞典等国:采取一系列保障政策保护从事体力劳动密集型和健康风险较高工作的劳动者。
为抑制弹性退休的影响,允许从事“艰苦”、“有害健康”工作的劳动者或缴费年限足够长的劳动者提前退休而不减扣养老金。
截至2019年,三分之二的经合组织成员国对于艰苦和危险工作设有特殊的退休规定,允许员工更早退休,并且不受处罚。
4)也曾在一些国家遭遇阻碍
尤其是当部分国家试图把退休年龄从65岁进一步提升至67岁时。
例如,加拿大在2008年之前的法定退休年龄是65岁,但由于多数国民选择提前退休,加拿大国家机关于2008年取消了65岁强制退休政策,试图留住其余仍愿工作的群体。2012年,加拿大联邦经济顾问委员会曾提议将退休年龄由65岁延迟至67岁,后遭到 联邦社会发展部拒绝,维持原定的65岁退休年龄不变;
捷克在2017年出台了《养老金法》修正案,设定法定退休年龄上限为65岁。2023年初,捷克政府宣布正在考虑一项进一步延迟退休的计划,但因遭到强烈反对而搁置;
波兰于2012年实施了将退休年龄延迟至67岁的改革措施,但引起了社会各方强烈反对,2017年10月1日,波兰正式撤销了此项改革措施,将男性和女性的退休年龄分别恢复至65岁和60岁。
#实施渐进式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热点追踪》栏目持续更新,快来关注@华夏ETF !
风险提示:观点或信息转载或部分引用,不代表华夏基金观点,不对其真实性、准确性、完整性做任何实质性的保证或承诺。部分数据具有时效性,并非基金宣传推介材料亦不构成任何法律文件,本材料所载观点不代表任何投资建议或业绩承诺。